王家义村位于莱城西北10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处。北接亓官庄、铁牛岭,南邻李家义,东西走向的沥青路从两村之间穿过,两村共座一街。486口人,耕地686亩。
史载: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义和沟”,便冠以姓氏王家义河沟,后简称王家义。村中有王、魏、吴、蒋、卢、吕等姓氏,王姓居多。
解放前夕,该村隶属鲁西区官庄乡,人民公社成立后隶属方下人民公社李家义管区。1961年王家庄、鹿家堂、梁家庄、李家义、王家义合一大队,1963年单独成立行政村,属方下镇至今。
王家义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向东,沟岭相间,土质贫脊,易涝且旱。民谣道:“夏日里,三日无雨土生烟,阴雨两日蛙聚欢。”每年总有一些旱、涝、干热风、寒潮、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往往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特别是旱灾,这里四季少雨水,且分布不均,地表水严重缺乏,地下水更是难以开采。缺水成为这里亟待解决的问题。雪野水库建成后,水渠从村东经过,部分农田能得到灌溉。舌经数次打机井,大部分耕地也能得到灌溉。改革开放后,村里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许多农民开始种经济价值高的姜、蒜,收入可观。王家义地处丘陵,沟壑多,从前交通不便。“要想富先修路,”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修了三纵四横的沙石、沥青路;建了四座“康平大桥”,彻底解决了交通落后的局面,为村民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王家义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王家义人争相报名参军。父子参军、送夫参战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7位青年光荣捐躯,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莱芜战役打响后,王家义村民抬单架、送给养、当向导,积极支前。当时,村里84户人家,就出民工78人,担架6副,挑担l2副,向导8人。男青壮年全部参加了支前。妇女为部队摊煎饼500斤,烙面饼500斤,碾小米1500斤,给部队备送马草3000斤,木柴5000斤,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当时解放军某部的前方医院(包扎所)驻在村里,每天有上百名伤员抬到这里包扎、治疗,家家都住满了病员。老人、儿童、妇女都主动给伤员领饭、打菜,端屎端尿,得到部队-的赞扬,被区里评为“模范支前村”。
十一届三中会会后,村民们争相发家致富。1995年,新的村领导班子上任后,他们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抓,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生活由温饱型走向富裕型。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村民素质不断提高,人人遵纪守法,踊跃交粮纳税支援国家建设,多次被评为“莱城区安全文明村”,连续几年被评为镇级“红旗单位”、“计划生育红旗单位”等等。如今,全村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的“义和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CopyRight 2020-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
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铁路地图、卫星地图、城市交通地图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