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196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都城镇,邮编:527100。代码:445322。区号:0766。拼音:Yunan Xian
郁南历史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人侵犯楚国,败后散逃南方各地,成为“百越”族人。其中一部分越人越过五岭,在今广东、广西境内建立了许多大小不等的部落或奴隶制小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该地分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三大行政新区。公元前206年,秦亡汉兴。原南海郡尉赵佗乘机在岭南地方建立南越国,他也接受了汉朝的封号。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国,在其疆域内分设9郡。其中一郡名苍梧郡,该郡设10县,10县中有一县名端溪县。今郁南县是那时端溪县域之部。
西晋太康年间(280一289年),在端溪县域中增设都罗县(县治在今郁南部城镇)和武城县。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出晋康郡,端溪县和今天的郁南、德庆两县都是该郡的辖地。东晋末期,又在晋康郡设晋化县(县治在今郁南南江口镇)。南朝宋元嘉年问(424——453年), 都罗、武城两县合并,易名为都城县(都城之名,由此而来),又从端溪县分出安遂县(县治是令郁南连滩镇)。南朝南齐年间(479——502年),从端溪县分出威城县(县治是今郁南建城镇)。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古罗水(即文昌水)流域内设罗阳郡,今郁南县域有部分被划人该郡。隋初,罗阳郡改为罗阳县。开皇九年(589年)都城县因晋康郡废,改隶苍梧郡。开皇十二年(592年),晋化、威城两县并入都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罗阳县改名正义县。大业三年(607年),正义县并入永熙郡的泷水县。安遂县也同时转隶永熙郡。唐朝推行州县制。都城县改隶康州,安遂县则从永熙郡改隶康州,并改名晋康县。宋开宝五年(972年),都城、晋康两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广南东路德庆府。元朝沿用宋制。只是德庆府改名德庆路。今郁南县仍是德庆路的辖地之一。明朝,德庆路复名德庆府,不久德庆府降为德庆州,隶属肇庆府。万历四年(1576年),镇压了西江沿岸山区的瑶民起义之后,明朝政府在该地区设罗定直隶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该直隶州除了以泷水县为州治外,还统辖新设的东安县(今云浮县)和西宁县(今郁南县)。翌年,西宁县在今郁南建城镇开始筑城以作县治,这就是建城之名的由来。清朝沿袭明朝建制,只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把西宁县的部分域地划回原属的信宜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西宁县与青海省西宁市同名,且鉴于该县位于古郁江(今西江)南岸,于是改名为郁南县。
1950年春,郁南县治改在都城镇。1958年11月,郁南县、罗定县合并;取名罗南县。1961年4月,罗南县撤消了。恢复郁南县和罗定县的建制。郁南县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2万。县政府驻都城镇
基本概况
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1966.2平方公里。东与云安县接壤,南与罗定市毗邻,西与广西梧州、苍梧、岑溪交界,北与封开、德庆两县隔江相望。年均气温21.4℃,年均降雨量143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
郁南县矿产资源丰富,名优特产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郁南是粤西重要的农林产区。盛产木材、松脂、肉桂、木薯、蚕茧、水果、竹笋、以巴戟为主的南药、茶叶等,建城无核黄皮、都城蜜枣、庞寨荔枝、河口吕宋芒和板栗、竹笋、南江口绛柚等名优特产更是闻名遐迩。木材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县之一。
郁南县已形成了食品、医药、电池、电线、电缆、塑料制品、林产化工、机械、服装等颇具优势的工业行业,并成为全国干电池生产第一大县和国内液力产品两大生产基地之一。
郁南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风景有颇具观赏的价值,给人们提供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县城都城镇依山傍水,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江滨城镇,城区居民7.5万人,是郁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县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区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架构基本形成。近几年,郁南县新建扩建了宽40米的县城出入口道路、一环路、二环路、教育路和平江路等一批城区道路,建成了锦秀湖公园及广场、江滨公园、新涌口文化公园等公园广场设施,在城郊规划建设大王山万亩森林公园、千亩工业园区以及九塘湖旅游度假区;通过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县城建成区面积已由九十年代初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7平方公里。目前,正按照“城外有江、城中有湖、城郊有园、供水洁净、空气清新、堤上观光、环境优美”的江滨新城的品位构想,把县城城区修编面积扩大到32平方公里,使其成为聚人聚财的地方。
经济概况
郁南县经济迅猛发展。工业方面,已形成食品、医药、电池、电线电缆、塑料制品、玻璃灯饰、林产化工、机械、服装等颇具规模的支柱产业,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和高效节能液力传动重点生产基地,产品已出口到亚非、欧美及港澳台地区,成功地打进了国际市场;农业方面,建立了用材林、松脂、桂皮、水果、木薯、蚕、笋竹等农业商品生产基地160万亩,是广东省的用材林基地之一。云浮南江山区“三高”农业开发示范区形成了鸡、鸭、猪、渔、蚕茧养殖走廊,省道水长线沿线镇形成肉桂、南药、水果种植走廊。
郁南县地处粤桂通衢,历来是两广商品集散地,县城素有小广州之称,商品贸易十分兴旺,郁南为促进商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建成较大型的综合或专业市场25个,面积7.5万平方公里。199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近4亿元。
自然地理
郁南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名优特产种类繁多。木材、松脂、桂皮、木薯、蚕茧、水果、笋竹、茶叶等均有大宗产出,郁南无核黄皮、都城蜜枣、庞寨荔枝、河口香芒和建城竹笋、板栗等名优特产,更是扬名遐迩。
矿产资源丰富,钛铁矿居全省之冠,储量全国第二,开发前景相当广阔。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郁南县辖15个镇(都城、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城、千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南江口)。
历史沿革
2000年,郁南县辖18个镇。总人口人,各镇人口:379299 都城镇 68049 平台镇 18642 桂圩镇 16406 罗顺镇 9943 通门镇 13223 建城镇 18101 宝珠镇 10181 罗旁镇 12888 大方镇 8922 大全镇 10682 千官镇 21824 大湾镇 16835 河口镇 22507 宋桂镇 17772 东坝镇 28414 连滩镇 43823 历洞镇 13112 南江口镇 2797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郁南县辖18个镇(都城、罗旁、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成、迁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大全、罗顺、南江口),177个村委会、31个居委会。
2003年12月,撤销罗顺、罗旁、大全三镇,分别并入桂圩、建城、千官三镇。调整后,郁南县辖15个镇:都城镇、平台镇、桂圩镇、通门镇、建城镇、宝珠镇、大方镇、千官镇、大湾镇、河口镇、连滩镇、东坝镇、宋桂镇、历洞镇、南江口镇。
2005年5月,郁南县辖15个镇(都城、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城、千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南江口)。
农业概况
农业状况郁南县位于广东省西部,是个“八分山地一分田,半分河道半分村”的山区县,山区资源丰富,耕地相对较少。
近年来,该县根据县内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当地农民的种养习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发展农业商品基地的思路:北部平原地区以发展粮食生产、水果、禽畜、水产业为主;近县城地区发展城郊型农业;中部群山地区以发展经济林、水果生产为主;南部丘陵地区以发展水果、蚕桑、粮食生产为主。目前,已形成了西江、南江沿岸的蚕桑带;中部山区以松、桂、果、竹为主的经济-;环县公路沿线的“水果走廊”和南片镇的“养鸡走廊”。全县建立起木材、松脂、肉桂、笋竹、木薯、水稻、蚕桑、水果、禽畜、水产等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共200多万亩。涌现了一批以其主导产品闻名的“名牌”镇,如通门镇的肉桂、宝珠镇的荔枝、东坝镇的龙眼、河口镇的芒果、大湾镇的家禽养殖、建城镇的水产养殖等。1999年,全县粮食总产21.56万吨,其中稻谷16.66万吨;肉桂种植面积36.38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8.83万亩,其中荔枝11.85万亩,松脂、蚕桑、木薯基地分别稳定在100万亩、2万亩、7.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 3万亩。农村多种经济项目,99年,桂皮总产3607吨,水果总产46401吨,松脂总产7101吨,木薯总产63789吨,竹笋干945吨,蚕茧总产1687吨,水产品总量13098吨,牲猪年出栏量15.13万头,三鸟全年上市量1308万只(其中肉鸡1171万只)。99年,全县山地亩产值247元,山地总产值5.2亿元。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44.03亿元(90年不变价),农业总产值9.74亿元(90年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3190元。
今年,全县再次掀起山区综合开发热潮,进一步调整农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以效益为中心,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计划用3-5年的时间,发展种植郁南县特有的名优水果无核黄皮3万亩以上,粮食生产以发展优质粮为主,把“公司+农户”养鸡业模式发展到年上市量1千万只以上,加强水果、肉桂生产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大力发展资源型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