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资料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介绍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1864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
    县人民0驻刘家峡镇,邮编:731600。代码:622923。区号:0930。拼音:Yongjing Xian。
    行政区划
    永靖县辖10个镇、9个乡: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镇、岘塬镇、陈井镇、川城镇、王台镇、红泉镇、关山乡、徐顶乡、三条岘乡、坪沟乡、段岭乡、王坪乡、新寺乡、小岭乡、杨塔乡。
    历史沿革
    1929年由临夏县析置永靖县。取“永远平靖”之意得名。
    2000年,永靖县辖2个镇、17个乡: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刘家峡乡、关山乡、徐顶乡、陈井乡、三条岘乡、西河乡、王坪乡、坪沟乡、新寺乡、段岭乡、川城乡、小岭乡、王台乡、杨塔乡、红泉乡、三塬乡、岘塬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203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刘家峡镇 32190 盐锅峡镇 25723 刘家峡乡 19484 西河乡 11834 三塬乡 16243 蚬塬乡 8622 关山乡 8037 徐顶乡 4549 陈井乡 11919 三条岘乡 3960 坪沟乡 3956 段岭乡 4786 王坪乡 3825 新寺乡 4835 川城乡 7203 小岭乡 6361 王台乡 6718 红泉乡 6740 杨塔乡 5048
    2004年,永靖县辖10个镇、9个乡: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镇、岘塬镇、陈井镇、川城镇、王台镇、红泉镇、关山乡、徐顶乡、三条岘乡、坪沟乡、段岭乡、王坪乡、新寺乡、小岭乡、杨塔乡。
    水电资源
    大夏河、洮河、湟水河三条支流与黄河交汇,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自195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我县境内建成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04.2万千瓦(刘家峡135万千瓦、盐锅峡47.2万千瓦、八盘峡22万千瓦),总发电量78.1亿千瓦时(刘家峡46.5亿千瓦时,盐锅峡21.7亿千瓦时、八盘峡9.9亿千瓦时),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摇篮和基地。投资18.6亿元、装机容量24万千瓦的炳灵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有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三座高峡平湖,总库容量达59.7亿立方米(炳灵湖57亿立方米、太极湖2.2亿立方米、毛公湖0.49亿立方米),入境水人均占有190860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8倍和128倍。库区内港湾多、水流缓、水质好、无污染,是水产养殖的绝佳之地。境内水域面积达218平方公里(刘家峡140平方公里,盐锅峡16.1平方公里,八盘峡11平方公里),是从事水上旅游和竞技项目的理想场所。
    恐龙足印化石群
    从发现两个到出土1831个
    “科学上的重要发现都是建立在前人发现和科研成果基础之上的,地质学更是如此。”这些恐龙脚印的发现者李大庆教授说,早在1947年5月,孙健初先生在兰州海石湾地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时,在马家户沟首次发现后来被命名为马门溪龙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和鳄类化石,这是首次在该地区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
    此后的1948年、1955年和1956年,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又先后来到这里,采集到了蜥脚类、剑龙类等恐龙骨骼化石。1962年,兰州大学谷祖刚教授带领学生在海石湾地区实习时采集到了4块恐龙足印化石,可惜标本后来遗失了,这是首次在兰州—民和地区发现的恐龙足印化石。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长安副教授等在该地区进行1︰5万红古城幅和新寺乡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兰州市红古区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8只排成一排的三趾型恐龙足印。这些发现为后来的重大发现做了重要的铺垫。
    1999年7月初,由李大庆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永靖县盐锅峡地区开展白垩纪生物地层调研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野外地质调查,至8月底,在这一地区多处发现恐龙足印、古植物、节肢动物和虫迹化石。
    在当地居民称为老虎口的地方,科考队员们在荒山秃岭之上转悠的时候发现了两个恐龙足印。这里原为山坡上的一条小冲沟,最初发现时只是在被冲出的一小块青灰色含泥质砂岩层面上露出的两个三趾型兽脚类足印,步幅为1米,其中一个足印已经基本被风化。
    经过对足印产地的岩石性质和古地理环境分析,李大庆决定在这里进行初步挖掘。于是沿着这组足印的前进方向(上坡方向)追索挖掘,先后出现了相交的另一组兽脚类足印和一组小型蜥脚类足印。
    不久,就有了后足长118厘米,宽90厘米的接近世界最大(此前已知世界最大的足印是发现于韩国庆尚南道海边的长120厘米,宽64厘米的腕龙足印)的巨型蜥脚类足印,同时还发现了粪迹和尾部支撑痕迹。继续挖掘至2000年6月下旬,新出现的巨型足印已经成行出现,并清楚地显示出继续延伸的方向。
    此时,科考人员已经意识到这里可能会成为一处重要的古生物地质遗迹,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9月下旬,挖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最早发现的巨型蜥脚类足印靠山体方向和斜下方(下坡方向)出现了三组巨型蜥脚类足印。
    2001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考察团对这里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这是一处世界罕见的、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恐龙遗迹化石产地。其足印类别和属种之多,保存之清晰完好,堪称世界之最,具有重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在此之后,又陆续揭露出2号点、4号点和6号点恐龙足迹群,共1831枚恐龙足印以及翼龙、鸟类足迹。
    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世界罕见
    我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专家赵喜进教授认为,这些恐龙足化石群地质遗迹保存完好,清晰度高,立体感强,为国内外罕见;足印分布密集度之高,为国内外所独有。
    绝大多数产地的恐龙足印化石都是经自然作用而暴露于地表的,足印往往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完全是经过人工仔细揭露出来,保存得十分完整和清晰,立体感强;同时,在同一岩层层面上还保存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及粪迹,构成了足印、卧迹和粪迹共存的场面,因而非常独特。
    经专家考证确认,这里恐龙足印化石群至少包括两类巨型蜥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似鸟龙类、一类翼龙类、一类虚骨类和其他形态独特、尚未归属的足印,代表至少10个属种。这些足印是生活在距今l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时代的恐龙所留,在同一地点出现如此多样的食植物类和食肉类恐龙足印,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2002年4月,世界着名恐龙足迹专家、美国克罗拉多大学古生物博物馆馆长马丁—罗克里教授在这里实地考察时,在1号化石点上新识别出13只翼龙后足足迹,行迹总长为5米,并在1号点和6号点上发现有鸟脚类和蜥脚类恐龙足印,填补了国内没有翼龙足印和鸟脚类与蜥脚类恐龙足印共生的空白。
    “翼龙的足印十分珍贵,因为它是飞翔的恐龙,全世界只发现了5处足印。”李大庆说,“中国永靖是第五处发现的,也是最完整、保存最好的一处,行迹最长,有25步之多,能够反映翼龙的运动姿态。”李大庆介绍说,在永靖刘家峡发现的翼龙属于较小的类型,据分析它展翼后宽2米,形体似秃鹫大小。
    世界最大牙齿和国内最胖恐龙
    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在其附近发现了两种特别的恐龙骨骼化石:世界最大牙齿恐龙——“兰州龙”和国内最胖的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
    在距永靖恐龙足印群数十公里处的同时代地层分布中,科研人员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恐龙尾椎化石,包括下颌骨、颈椎、脊椎、肋骨、尾椎、坐骨、趾骨等103块化石,被命名为“兰州龙”。经中国科学院鉴定是目前世界上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也是新发现的新属新种恐龙,它代表了鸟脚类恐龙进化中四足行走的笨重的一个新的类型,填补了恐龙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在距此不远的刘家峡水库附近,科研人员又发现了另一种特别的化石——黄河巨龙。2002年开始发掘,前后历时3年,到2006年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河巨龙以臀部宽大和前肢较长为特征,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黄河巨龙长约20米,荐椎(臀部骨骼的中间部分)不足半米高,却宽达110厘米,123厘米长的肩胛骨最宽处可以达到83厘米,而国内以前发现的最大恐龙——马门溪龙最长可达30余米,但是身材细长,推测其体重不及新发现的黄河巨龙。
    李大庆介绍说,黄河巨龙属于原始的巨龙型蜥脚类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的发现为亚洲早白垩纪巨龙型蜥脚类恐龙再添新成员,对研究巨龙型蜥脚类的起源和早期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这个足印群为线索,我们在周围找到了一个世人未知的恐龙动物群”,李大庆说:“这为进一步研究恐龙的类别和研究足印遗迹与造迹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恐龙足印的形成条件十分苛刻
    这些恐龙足印是如何形成的呢?据专家介绍,其形成条件十分苛刻,因而是珍贵的自然遗迹。
    据地质工作者对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的推断,当时这里曾是一个暖热潮湿、多水滨湖相结合的古构造盆地。枯水期的湖泊沙滩外露并处于半潮湿状态,庞大的恐龙家族成员们爬出湖泊,经过沙滩向岸上走去,沿山爬行,松软的沙滩上就留下了它们的足印,越往岸上足印越清楚。以后沙滩进一步脱水、干燥,在足印的表面形成一层硬壳,等到丰水季节,水位上涨,迅速淹没了这片沙滩,湖水带来的泥沙覆盖了足印,经过复杂漫长的成岩作用后形成足印化石。再后来,沉积物被剥离显现出原始的足印及其填充物。
    足印化石从其产生到被固化的条件十分苛刻,如果恐龙从很干燥的地面上走过,则踩不出明显的足印,如果从很稀湿的、含水分过多的泥或沙地上走过,虽易踩出足印,但在抬脚时因难于定型而极易消失,只有在泥沙地面湿度适中时,足印才能清楚地留下来;且已形成的足印还要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埋藏,以免被自然力所破坏。这一系列条件表明了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或然性和珍贵性。
    专家认为,这些恐龙足印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意义:第一,它们可以为恐龙解剖学提供补充信息。例如,通过足印化石证实了兽脚类恐龙的脚具有抓握功能,这种结构后来被鸟儿继承了下来。第二,足印化石是恐龙生活习性的重要暗示,常常提供从骨骼和牙齿研究无法获得的线索,例如,恐龙是群居或独居的。第三,像足印一类的遗迹不可能从一个环境被搬运到另一个环境:它们能正确地指示在什么样的环境生活什么样的恐龙。第四,足印化石包含有恐龙生活习性方面的丰富的信息,它们有时可以被直截了当地解释,就像猎人可以根据脚印确定猎物的行踪一样。足印也为确定恐龙一般的外貌、身体的大小和重量提供了线索,而恐龙足印的测量可以被用来确定恐龙的步距和速度。第五,该足印群的发现对于研究该地区白垩纪脊椎动物群的面貌、行为习性以及古地理、古气候也具有重要意义。
    附近一定还有更多恐龙足印
    事实上,除了已经建立了保护棚的1号点,甘肃省地矿局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又在附近地域揭露出了4个点,但是因为保存很困难,所以又用黄土把它们盖住了。
    “其中一个点虽然盖了黄土,但是一场暴雨把土冲开了,我们又赶紧用塑料布盖上。”李大庆说:“在保护上的确有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用保护棚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法,但是很费钱,资金不够。”
    “这些年我们还是做了很多事。”李大庆说,足印群发现后,甘肃省地矿局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与永靖县人民0积极配合,对这里进行了应急保护工作,包括修筑护坡、排水沟、围栏和修建钢架结构封闭式大棚等。同时,进行了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的工作。2001年12月,这里被国土资源部批建为国家地质公园。
    “虽然已经进行了5年的保护和开发,但是这里后续的工作还是举步维艰。”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孔得来说,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这里的交通实在太困难,公路至今未通,目前还只能走水路,也比较危险。2006年8月,全长23公里的公路终于开工建设,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度十分缓慢。
    让孔得来特别担心的是,地质公园内的2、4、6号点的大量恐龙足印遗迹在揭露后只能用砂土填埋方式进行保护,使这一珍贵自然遗迹仍然面临着风化、侵蚀和黄土塌方掩埋等多种威胁,而一些自然裸露在外的其它古生物、节肢动物和虫迹化石,至今仍遭受着风吹日晒、雨淋雪蚀,风化十分严重。
    在挖掘研究方面,专家们推测,附近还可能会有不少有价值的足印化石有待发掘。遗迹1号点40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10组足印中有6组是非常清晰连续的,足印的布局表明,当时恐龙主要是沿湖岸或由水边向陆地方向行走。这些足印很可能是一大群食植类恐龙在觅食或饮水过程中留下的,当时周围还环伺或尾随有食肉类恐龙。从目前保存足印的行走方向看,既有向山上的,也有向山下的,通过继续挖掘,肯定会有新的发现。但是由于保护和经费等原因,进一步的发掘只能停留在计划中。
    李大庆和孔得来都热切地希望,随着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这一世界罕见的恐龙足印群古生物地质遗迹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下属行政单位地图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周边地图

热门城市地图

临夏市地图临夏县地图康乐县地图永靖县地图广河县地图和政县地图东乡族自治县地图积石山县地图
东莞地图泸州地图鸡西地图那曲地图安庆地图泰安地图南昌地图锦州地图枣庄地图信阳地图漳州地图镇江地图烟台地图中山地图贵港地图阳泉地图吉安地图嘉峪关地图苏州地图长春地图武威地图芜湖地图德阳地图陇南地图石嘴山地图绍兴地图昌都地图七台河地图随州地图永州地图

CopyRight 2020-2021 北斗卫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

北斗地图网提供最新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以及全国368个城市的公路地图、铁路地图、卫星地图、城市交通地图查询。